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大部署,促进高校青年宣讲者深刻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规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2025年6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承办的“作风建设铸底色 青春扬帆启新程”青年论坛暨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接力宣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举行。
本次活动以“理论研习+实践宣讲+文化浸润”三维联动为框架,聚焦党风建设核心议题,汇聚多校青年学子深度研讨,特别设置参观“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展览,以历史叙事强化文化认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德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等出席活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青年理论宣讲团代表参加论坛并做示范宣讲交流。
李晓雨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本次论坛是在全党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举办,是落实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最新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论坛汇聚全国高校青年的智慧与力量,以青春视角诠释党的创新理论,以青春实践传播优良作风。希望大家珍惜此次交流平台和机会,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青春的锐气和担当,高擎作风建设旗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智慧。
杨德山教授以《八项规定和八项规定精神》为题,围绕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的背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内容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现场观众作专题理论讲授。杨德山教授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是党性修养的外在体现,绝非外力可以设计、塑造。一段时间以来,党内“四风”问题突出,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并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刹住了党内各种不正之风,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局破题。杨德山教授逐条介绍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内容,结合众多现实案例,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解了党的工作机制和中国政治生活的基础知识,进而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实践价值。最后,杨德山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优良工作作风和深厚人民情怀,持之以恒提升党性修养,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青年党员。
主论坛环节,各高校青年宣讲骨干围绕“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项议题展开学习交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团长刘志铭主持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中心杜雨泽、华中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社刘伟俊、河北大学“博学笃行”研究生宣讲团关屹、湖南大学博士理论宣讲团彭祎、同济大学时代声音传播社杜晓洋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楚润东六位青年宣讲人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了他们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努力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作风建设理论,讲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使命要求,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钻研奋发、自信有为、昂扬向上的志气以及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
午间休息后,在校园大使刘城琳同学的导引下,来自各高校的青年学子参观了“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展览。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板块设计与革命文物的实物展示,围绕“延安十三年与创造现代化根本社会条件”“延安十三年与锻造中国式现代化领导力量”“延安十三年与孕育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要素”“延安十三年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成功道路”“从延安走来:以高等教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篇章,生动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形成脉络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脉,以延安精神激发了青年学子贡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思想力量和行动力量。
下午分论坛环节,四个分论坛围绕不同的议题同步进行,分别是“立场之维: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理论之维:“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历史之维: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践之维: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骨干刘志铭、嵇睿、梁玮霖、楚润东的主持下,来自各高校宣讲团的青年宣讲人,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人员间亲切交流彼此心得感悟。
在分论坛一,来自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王智超、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徐子越、山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周媚、东南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的陈薪羽、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的吴子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团的房姝君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懂中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的王子秦等青年代表,围绕如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巩固文化主体性,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历,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体会,探讨了青年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分论坛二聚焦“两个结合”的理论法宝,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真理之光理论宣讲团的王欣然、北京邮电大学“鸿雁领讲人”研究生宣讲团的单景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求索学社宣讲团的梁超逸、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时代宣讲团的樊译阳、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的乔若晴、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高恺婧以及湖南大学博士理论宣讲团的刘邦志等青年代表,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以及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分论坛三以历史为镜,邀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的王俊、北京理工大学延河青年宣讲团的李锦鑫、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的许茜茜、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宣讲团的寇瑞琪、南昌大学“香樟博声”宣讲团的戴林沁、华中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社的刘伟俊以及郑州大学博士生宣讲团的秦小伟等青年代表,共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探讨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
分论坛四则着眼于实践,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宣讲团的毕元昊、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宣讲团的李娟、河北大学“博学笃行”研究生宣讲团的陈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宣讲团的谌映君、贵州大学大学生宣讲团的刘晓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李思豫、中央党校研究生崇实宣讲团的田小雨以及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许睿真等青年代表,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和研究经历,分享了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展现了青年在文化建设中的活力与创造力。
四个分论坛议程圆满结束后,各与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此次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胸臆直抒话学术,真诚交流映真情。此次青年论坛暨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接力宣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搭建起各高校青年讲师交流的桥梁,青年讲师在论坛上共绘“作风建设的青春答卷”,深化了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次论坛凝聚的思想共识与实践经验,必将转化为广大青年践行作风建设要求的行动自觉,在新征程上持续传递正风肃纪的青年强音,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的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