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丨第四十九期本科专业文献研读活动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十九期本科专业文献研读活动在教二2216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张当老师主讲,研读文献为《法兰西内战》。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三十余名本科生参加活动。学生会学术部辛怡萱同学主持本次活动。

    图片

    活动伊始,张当老师首先介绍了学界对马克思思想发展分期的界定,引导同学们在思想史视域中把握《法兰西内战》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法兰西内战》创作于1871年,正值马克思密切关注工人运动,积极投身革命实践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文献创作时间的定位,自然引出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反思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失败的原因,思考无产阶级在夺取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政权建设。

    接着,张当老师对《法兰西内战》的背景做了拓展延伸。他从当时经济危机严重、工人生活困苦、两极分化突出等社会问题切入,指出这些矛盾刺激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国际应运而生,并进一步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同时,第一国际的有效组织和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也为巴黎公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理解《法兰西内战》创作的社会背景,同学们对这一著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此外,张当老师强调,《法兰西内战》不仅讨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重大课题,也深刻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随后,张当老师就马克思如何解决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工人阶级民主斗争任务与工人阶级解放的关系问题,对《法兰西内战》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马克思对巴黎公社性质和本质的定义,即巴黎公社是“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实际上是对上述关系问题的回答。他运用生活实例,生动地解释了马克思提出的“个人所有制”概念,即生产资料全部变为“自由的联合的劳动的工具”。此外,老师还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社会改造任务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等相关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张当老师还为同学们介绍了阅读方法。他鼓励同学们结合法兰西思潮等史实及相关人物经历以帮助理解,将《法兰西内战》与马克思早中期著作进行对比研读,并注意文选中的注释部分,为同学们进一步开展阅读提供了有益指导。最后,张当老师对《法兰西内战》各个章节的内容做了总结,强调第三章为这一著作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在本次文献研读活动结束后,继续认真学习体悟。

    在本次文献研读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心聆听,认真思考。通过张当老师全面深入地讲解,同学们不仅进一步理解了《法兰西内战》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与重要意义,而且积累了更多研读经典的方法。经过本次文献研读活动,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专业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图片



15

2025-09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