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系列讲座丨何虎生教授主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抗战伟大胜利》

    10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系列讲座在立德楼810教室顺利举办,何虎生教授应邀作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抗战伟大胜利》的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智教授主持。

    图片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何虎生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阐释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广大青年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图片

    首先,何虎生教授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他指出,讲话深刻揭示了纪念活动的目的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从中提炼出了三个关键层次:第一,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要铭记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对他们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在历史评价上,系统阐述抗战胜利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意义;第三,在未来方向上,宣示中国人民永远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坚定立场,作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的坚定宣言。

    其次,何虎生教授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何虎生教授向同学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促成全民族抗战中的关键作用。他从政治路线正确、军事战略卓越、自身建设坚强、力量发展壮大、凝聚全民族力量五个维度系统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此外,何虎生教授着重阐述了中国战场的巨大牺牲与战略价值,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后,何虎生教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历史命运,讲解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与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远影响。关于伟大抗战精神,他强调,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关于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前途,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提出并实践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战后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坚实基础。抗日战争不仅是救亡图存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最后,何虎生教授精辟地总结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重要法宝,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是重要条件。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抗战本身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历史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让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复兴的重要历史转折,在这一过程中孕育和发展的伟大抗战精神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

    本场讲座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作了系统全面的讲解,深刻剖析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其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何虎生教授鼓励同学们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征程的奋斗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及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主动回应学生关切,解疑释惑思想热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最新形势,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联系和协同相关学院和部门组织好”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片

22

2025-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