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丨第五十一期本科专业文献研读活动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十一期本科专业文献研读活动在立德楼810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玉峰副教授主讲,研读文献为《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书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等五十余名本科生参加活动。学生会学术部潘星芷同学主持本次活动。

    图片

    李玉峰老师从“书信的写作背景” “核心内容阐释”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与发展”以及“书信的当代价值”四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并阐释了恩格斯晚年关于政治与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的重要观点。他还针对《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的关键概念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细致剖析,帮助同学们准确把握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理论精髓。

    图片

    李玉峰老师首先以历史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种不同社会历史观的比较为切入点,在对比中深入阐述了马克思能将唯物主义贯彻至社会历史领域,关键在于他找到了“劳动”这把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在此基础上,李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从多角度思考,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理论内涵。

    图片

    在围绕这四个维度的详细论述中,李玉峰老师特别指出,相较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为批判当时盛行的唯心主义而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决定性维度,恩格斯在这些书信中更加注重阐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图片

    在探讨书信的当代价值时,李玉峰老师指出,恩格斯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论述,与当代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方针高度契合。他鼓励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的理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本次文献研读活动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启发。通过深入学习,大家不仅加强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了从经典文本出发,科学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方法,也对恩格斯所强调的“历史合力论”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能力,增强了运用科学理论分析与解释现实问题的素养。

    图片


02

2025-11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