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学期《全球治理批判性研究》课程回顾

    今年暑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UFBA)教授丹尼尔·阿拉高(Daniel Aragao)主讲《全球治理批判性研究》国际小学期课程。丹尼尔教授在评析全球治理理论的同时,着重强调对全球治理的批判思维,结合其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阿拉高教授回顾了全球化的当代进程,指出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受到来自西方自身的质疑,由此引发的新自由主义构成了全球治理主要思潮之一,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持续造成深远影响。全球治理的批判性分析包括多重路径:从自由主义愿景到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转向、霸权主义战略与全球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发展议程与全球资本的挂钩、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新兴跨国资产阶级的全球化、非国家行为体损害国家利益的合法化、去政治化与替代性方案的拒绝等方面展开批判,辩证审视全球治理对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看待全球治理是课程探讨的一个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市场的描绘初步展现了全球化的景象,课程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全球治理分析包括全球经济治理批判、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大卫·哈维的“剥夺性积累”理论、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理论、新葛兰西主义的全球霸权机制批判等。同学们在教授指导下围绕索德伯格的《帝国、阶级和处理南北关系的新常识》、弗里德里希的《作为自由霸权的全球治理》、布兰德《秩序与监管:作为国际政治霸权话语的全球治理》等文本进行了重点解读。

    课程结合联合国(UN)、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全球治理实践以及全球治理在各个领域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展开。例如,在全球资源方面,探讨了新自由主义的水资源政策、水资源与人权的关系,气候变化与能源挑战、水—能源—粮食—气候的关系以及土地掠夺与全球治理等问题;在全球健康方面,探讨了粮食系统和粮食安全的再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以及超公私合作制(PPP, supe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对全球卫生事业的影响等问题;在全球教育方面,探讨了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治理、作为社会利益的教育面临的张力与威胁以及商业、慈善、网络技术与教育私有化等问题。

    在最后的课堂展示环节,同学们围绕全球治理的相关领域和具体案例作了专题报告,并在阿拉高教授引导下开展了富有创见的讨论。同学们表示,期待未来进一步关注全球治理问题,不断深化关于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命题的思考,努力拓展国际视野,并加强青年之间的国际交流,为建设更美好世界贡献青年智慧。


18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