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虚拟教研室顺利召开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编写研讨会

    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2024年7月19日上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虚拟教研室召开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编写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会议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20余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谭清华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蒋旭东编审主持。

    会议首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立新教授对当前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编写情况作主题发言。郝立新教授首先介绍该教材编写组成员,指出成员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时代意识和丰富的编写经验,这些优势将共同助力教材编写任务的顺利完成,并提升教材的整体质量和教育效果。其次,郝立新教授详细阐述了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他指出教材编写遵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精髓。接着,郝立新教授结合教育部7月9日会议精神,对教材编写的教学安排、篇幅控制和内容结构作出初步建构,指出教材具有政治性与引领性、基础性与知识性、精准性与开放性、学术性与批判性的鲜明特色,既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系统化与体系化的构建,又结合现代科学方法的新动向,拓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问题视域与理论空间,进而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创新发展的中国形态。最后,郝立新教授深入分析教材编写大纲,详细论述教材的主题、章节、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他强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写者不仅需要按照大纲的指引,逐步展开对各个知识点的阐述和论证,确保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编写者还需要不断地对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教材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立新教授

    在交流发言中,多位教授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法论教材的编写展开深入讨论。朱安东教授强调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编写建议。田鹏颖教授指出教材原创性并提醒理清界限。邹诗鹏教授讨论了本硕教材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林进平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独特性。宋朝龙教授强调辩证法在教材内容上的重要地位。王峰明教授讨论教材编写中分工、内容及形式协调问题。王代月教授建议加强批判性内容并注重可读性与实用性。徐斌教授指出需处理好多个方法论关系。余一凡教授从一线教师角度强调独特研究范式的重要性。王伯鲁教授提出教材编写的具体建议。罗骞教授深入剖析理论定位,强调总体性与具体方法的关联。沈江平教授指出教材框架应与基本原理教材对标,并注重阶段对接。蒋旭东编审报告了编写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

    最后,谭清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本科教材编写需明确对象、精选内容、构建完整逻辑体系,并特别指出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凸显新时代方法论上的突破。

    本次编写研讨会主题汇报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视野宏阔、学理坚实,从教材性质、理论定位、基本框架、章节布局、叙述方式、编写流程与协作机制等各个方面对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编写进行了综合全面的理论研讨,达成了共识,并提供了重要启示。

24

2024-07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