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培养、选拔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
首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自2019年3月7日发布征文通知以来,竞赛得到了全国高校本科生的积极响应,征得500余篇有一定质量、特色和新意的学术论文。经主办方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后,现公布首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征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
|   作者  |  
     学校  |  
     论文题目  |  
  
|   潘智璇  |  
     西南大学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归生活的可能性论证  |  
  
|   雷引杰  |  
     中国人民大学  |  
     五四运动与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建构  |  
  
|   李俊鑫  |  
     黑龙江大学  |  
     《资本论》中物与商品的“断裂”——以《商品》章为例  |  
  
|   潘一坡 孟维嘉  |  
     武汉大学  |  
     普通人话语中的马克思主义:对“理论掌握群众”的实证解读 ——基于微博文本数据与深度访谈的研究  |  
  
二等奖
|   作者  |  
     学校  |  
     论文题目  |  
  
|   丁中正  |  
     东北师范大学  |  
     以“意义生产”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建构  |  
  
|   陈静  |  
     兰州大学  |  
     习近平青年观的逻辑铺展及主体内容  |  
  
|   宋舒扬  |  
     南开大学  |  
     “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以五四时期天津觉悟社为例探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觉悟历程  |  
  
|   马菲  |  
     中国人民大学  |  
     市场化转型中的家庭、性别与公私关系——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五好”家庭创建为中心的考察  |  
  
|   韩豪杰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中的双重认知差异  |  
  
|   焉祯  |  
     山东大学  |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  
  
|   廖晏  |  
     吉林大学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论析  |  
  
|   褚奕雄  |  
     西南交通大学  |  
     雄鸡一唱东方白——从现代国家工业化建设与国际秩序变革考察新中国成立之里程碑意义  |  
  
|   杨笛  |  
     山东师范大学  |  
     习近平青年观对五四之科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  
  
三等奖
|   作者  |  
     学校  |  
     论文题目  |  
  
|   杨振家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人民向度:习近平关于“人民获得感”的重要论述探析  |  
  
|   陈奥  |  
     中国人民大学  |  
     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市容卫生管理(1978—1985)  |  
  
|   李斯源  |  
     山东大学  |  
     历史唯物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反向格义”——前期李达(1919-1937)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结合  |  
  
|   朱九勋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新时代下《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   谭涛  |  
     东北师范大学  |  
     闲暇时间与人的解放  |  
  
|   李金玲  |  
     兰州大学  |  
     提升高校理论社团铸魂育人功能研究  |  
  
|   刘晋  |  
     西安美术学院  |  
     “新青年”内涵的理论性诠释——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  |  
  
|   吕晓莹  |  
     中国人民大学  |  
     爱国卫生运动中的社会动员(1952—1955)——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  |  
  
|   杨莉  |  
     江西师范大学  |  
     五四运动与江西红色基因孕育  |  
  
|   朱配配  |  
     郑州大学  |  
     习近平新时代公仆观探析  |  
  
|   王泓  |  
     陕西师范大学  |  
     《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  
  
|   林晨 冯玲玲  |  
     浙江师范大学  |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研究——基于3340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  
  
|   李睿  |  
     华东师范大学  |  
     五四时期少年中国学会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启示  |  
  
|   毛正阳  |  
     南京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在焦作的传播(1919—1927)  |  
  
|   马书航  |  
     福建师范大学  |  
     从冷淡与同情到对爱国精神的肯定--《东方杂志》(1919-1948)中五四观的流变  |  
  
|   曹家伟  |  
     四川大学  |  
     浅析建国以来“五四精神”阐释之发展——以《人民日报》五四头版为据  |  
  
|   田雨馨  |  
     华中师范大学  |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以喜马拉雅听书APP为例  |  
  
优秀奖
|   作者  |  
     学校  |  
     论文题目  |  
  
|   文梓浩  |  
     武汉大学  |  
     困境、方式与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转换  |  
  
|   张鹏飞  |  
     中国政法大学  |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研究——以全国十个省会城市为例  |  
  
|   刘婷玉  |  
     绵阳师范学院  |  
     论新时代高校“四力”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路径  |  
  
|   陈彦冰  |  
     华中农业大学  |  
     时间博弈与空间想象――中国“赶超”发展模式的一种解读  |  
  
|   叶文龙  |  
     中国人民大学  |  
     五四运动的延续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基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考察  |  
  
|   蔡薛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农村大众化研究——以湖北英山县为例  |  
  
|   王寅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演变与未来趋势—基于325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  |  
  
|   霍豫  |  
     天津师范大学  |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经验  |  
  
|   李正  |  
     河北工业大学  |  
     张申府在五四运动与中共建党前后的贡献  |  
  
|   张冠玉  |  
     首都师范大学  |  
     自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策略研究  |  
  
|   杨之林  |  
     山东大学  |  
     从《哥达纲领批判》看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  
  
|   揭祎琳  |  
     中国人民大学  |  
     建国初期文艺创作与政治意志的互动关系——以批判电影《武训传》为例  |  
  
|   靳斯琪  |  
     南开大学  |  
     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嬗变——以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讲话为中心考察  |  
  
|   贾书衡  |  
     南京师范大学  |  
     肯定与否定:1919—1949国民党关于五四运动的两种诠释  |  
  
|   周红杉  |  
     长安大学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思想的三重维度  |  
  
|   施国琳  |  
     广西民族大学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以丁玲文艺创作转变为中心  |  
  
|   陈敏  |  
     安徽大学  |  
     五四运动与新时代青年使命  |  
  
|   武文豪  |  
     曲阜师范大学  |  
     新时代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探微  |  
  
|   彭照萍  |  
     西南大学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人”的使命担当  |  
  
|   郑泽翔  |  
     井冈山大学  |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依附性的转换及时代价值  |  
  
|   吕玥  |  
     中国人民大学  |  
     速成识字法在北京市职工业余教育中的实践(1952—1953)  |  
  
|   陈智溢  |  
     江苏师范大学  |  
     五四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数字人文考察  |  
  
|   沈子琦  |  
     华东政法大学  |  
     从五四精神探索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  
  
|   叶子维  |  
     海南大学  |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传播  |  
  
|   肖澈  |  
     上海交通大学  |  
     话语纵横:从五四到新时代青年  |  
  
|   杨铠溪  |  
     东北大学  |  
     论20世纪初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五四精神的现实互动  |  
  
|   刘旭宸  |  
     北京体育大学  |  
     习近平对青年的时代定位和发展要求探析  |  
  
|   李睿哲  |  
     中国人民大学  |  
     “过头粮”问题难以解决的结构性制约——从央地关系探讨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   马乐惠  |  
     河北师范大学  |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对五四时期青年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   雷洪鸣  |  
     宁夏大学  |  
     天下为公之理想、追求与实践——公正思想当代诠释  |  
  
|   张悦  |  
     河南师范大学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基本路径  |  
  
除以上获奖论文作者外,首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特邀请以下投稿学生参会研讨。受邀与会同学会议期间的工作餐由承办方负担。
京内高校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陆子晗、刘晟池、刘桓瑜
北京科技大学:袁正臣
北京理工大学:马骏灏
北京师范大学:宁晓宇
北京体育大学:李逸群、张恩圆
北京邮电大学:武格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赵汉青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张传万、鲍玉玺、付鹏、李浩天
中国人民大学:吕金纹、薛思齐、赵浦辰、李尉博、李少杰、陈子卓、胡明路、葛雯、葛松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江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赫中、郭子帆、傅瑞霖、万淑霞、李翔宇、李帆叶、胡乔莹、孙璐萌、张诗雨、吕泽华、张佳宁、朱美霖、崔凌俊、高源、张睿怡、丁治昕
中国政法大学:王伟
中央民族大学:曾俊淇、李佳纯
首都师范大学:李笑川
京外高校
东北大学:田菊
福建师范大学:闫曼卿、林小娇、高名珍
阜阳师范学院:刘凯
海南大学:郭佳美、黎梦琴
合肥工业大学:徐东辉、彭冠锦
河海大学:丁政方、李奕斐
河南大学:伍田田
湖南师范大学:段家敏
吉林大学:骆良虎、郭光婷
兰州大学:张潇梦
南昌航空大学:赵诗谊、戴晓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小凡
南京师范大学:刘雅倩
南开大学:孙悦
内蒙古科技大学:周微
山东大学:杨静轩、丁广昊、韩晓雪
宁夏大学:叶发钿
山东师范大学:葛世林、陈晓晨、刘海宁
天津师范大学:金芳冰
天津中医药大学:沈鹏程
武汉大学:李遥、韩雨龙、武天森、范娇阳、雷洲、丁兆颖、赵政鑫
西安交通大学:梁天卓、肖楠
长安大学:陈亚茹、刘子昕
西南大学:杨姗妮、刘琳凤
湘潭大学:凌佳亨
浙江师范大学:马辰之
郑州大学:司鹏辉、赵丽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逸颖
中南大学:王婕妤
中山大学:叶晴、孔文豪
新疆大学:龚子辰、刘新琦
安徽大学:夏雪晴
江西师范大学:秦颖
京外高校获奖论文作者4月20日下午14时至21时于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大厅报到,4月22日离会。京外高校获奖论文作者由承办方统一安排会议期间住宿。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由作者所在学校报销,如作者所在学校无法报销,可向承办方提出申请。
京外高校受邀参会同学4月21日早上8:30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6报告厅报到。京外高校受邀参会同学需自行安排食宿,会议当天工作餐由承办方负担。
京内高校获奖论文作者和京内高校受邀参会同学4月21日早上8:30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6报告厅报到,4月21日晚上离会。会议当天工作餐由承办方负担。
请获奖论文作者和受邀参会同学于4月15日中午12:00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确认参会情况。

联系人:
李晓雨 010-62516925
宋汉骋 010-62519690
揭同学 18810725223
首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颁奖仪式暨优秀论文交流会将于4月21日8:30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6报告厅举行,欢迎广大学子届时参会!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 |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