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献
《哲学笔记》
文献简介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914—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时撰写的读书摘要、批注和札记的集合。文本写作背景为第二国际的理论危机。面对考茨基、伯恩施坦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解读,列宁通过深入研读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著作,重新激活了马克思辩证法的革命内核。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系统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体系,其核心贡献体现为以下三点。其一,聚焦辩证法本体论,剥离其唯心主义外壳。列宁从《逻辑学》中提炼出“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16条辩证法要素,将矛盾分析法确立为剖析社会复杂性的科学工具。其二,推动认识论革命,突破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局限,提出认识运动遵循“生动的直观—抽象思维—复归实践”的螺旋上升路径。列宁揭示出实践不仅是真理的检验尺度,更是真理生成的历史性场域。其三,强化哲学党性原则,批判马赫主义“中立”认识论的意识形态伪装,指出哲学斗争本质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延伸,要求“在认识论领域贯彻唯物主义彻底性”。这一立场既回击了第二国际的折衷主义,也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斗争奠定方法论根基。
《哲学笔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纠正了第二国际的理论偏差,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其蕴含的科学方法论与批判精神为后世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持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入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对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简介
时间
4月16日(周三)14:00—15:30
活动对象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全体本科生 (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本科生全员参与)
指导老师
侯衍社
活动要求
活动前认真研读文献
活动地点
立德511
注意事项
请大家注意活动举办时间, 避免因时间冲突而无法参加活动
报名方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问卷即可报名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我们欢迎每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你参加本次活动 在聆听解读中感悟思想伟力 在交流讨论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崭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本科专业文献研读系列活动 期待你的身影 期待你的声音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