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丨第五十期本科专业文献研读活动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十期本科专业文献研读活动在立德楼51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常庆欣教授主讲,研读文献为《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等五十余名本科生参加活动。学生会学术部刘茜媛同学主持本次活动。


    图片

    在本次活动中,常庆欣教授从阅读主动性、阅读目标以及阅读层次三个方面介绍了阅读书籍的方法论,随后以精读的方式对《资本论》第一卷文本中涉及的重点语句段落和重要问题进行了细致阐述。讲解过程中,常庆欣教授鼓励同学们培养问题意识,在阅读中主动进行独立思考。

    图片

    常庆欣教授首先以作家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理论为框架,向同学们介绍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这四个阅读的不同层次。随后,常庆欣教授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文本内容,阐明了不同阅读层次的应用方法与效果差异。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思考专业文献阅读的方法,指出同学们应当怀有主动阅读的积极性,重视深层次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有所侧重,同时开阔阅读视野,结合相关书目进行比较阅读以深化理解。

    图片

    随后常庆欣教授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带领同学们深入《资本论》第一卷,对其中的阅读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解答。他立足“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李嘉图的评价”“马克思为什么评价穆勒为混合主义”“马克思为什么把巴斯夏称之为‘庸俗经济学辩护论的最浅薄的,因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三问,通过比较马克思与李嘉图、穆勒和巴斯夏之间理论观点的异同,阐明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何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他同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视作自然历史过程,并基于对此过程内在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图片

    此外,常庆欣教授与同学们探讨了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差别,并以《资本论》第一卷开篇“商品的两个因素”为例,讲解了克服阅读中的畏难情绪、深入领会文本思想内涵的方法,鼓励同学们对这些重要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建立思维模型,将阅读和研究具体化。


    在本次文献研读活动中,同学们专注聆听、认真思考、用心感悟。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增强了主动阅读的意识,而且了解了经典著作研读中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的方法,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阅读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经过本次文献研读活动,同学们对经典阅读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专业学习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图片



03

2025-11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