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四个任务,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拟于2019年5月12日举办“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拟邀请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80余所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子参会,择优邀请与会。会议相关事宜如下:
一、论坛时间
2019年5月12日
二、论坛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三、论坛主题
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体议题包括:
分论坛议题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与建设工程
分论坛议题二:新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分论坛议题三:新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
分论坛议题四:新青年——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
四、参会论文要求
参会者需在2019年4月12日前向会议主办方邮箱(mkszyxy@ruc.edu.cn)提交本人撰写的与本次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必须为未公开发表论文)。字数5000字以上,文章格式要求参见附件二。
五、奖项设置
为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的创新作品,所有参会论文均经过初审和专家评审,本着公平公正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拟评选
一等奖4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6名:奖金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8名:奖金1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12名:颁发荣誉证书
六、其他说明
论文入选名单将于2019年4月27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公布,届时将以电话或邮件通知入选者,敬请关注。
论坛统一安排食宿,会议期间与会学生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5月11日、12日两晚)及会议期间工作餐由主办方承担。交通费在学生报到注册时凭相关票据办理报销手续(限火车硬座、硬卧、二等软座、高铁/动车二等座,需提供车票)。北京市本地学校学生不安排住宿。
七、联系方式
李老师 62516925
宋老师 62519690
赵同学 13051850899
王同学 18810352812
姜同学 18611823987
附件:
一、新中国70周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参会高校名单
二、论文格式要求
附件一:
新中国70周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参会高校名单
|   省份(直辖市、自治区)  |  
     学 校  |  
  |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  |  
  |
|   北京大学  |  
  ||
|   清华大学  |  
  ||
|   北京师范大学  |  
  ||
|   中共中央党校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   北京理工大学  |  
  ||
|   中国农业大学  |  
  ||
|   北京科技大学  |  
  ||
|   中央民族大学  |  
  ||
|   中央财经大学  |  
  ||
|   中国政法大学  |  
  ||
|   中国传媒大学  |  
  ||
|   中国地质大学  |  
  ||
|   北京交通大学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   国防大学  |  
  ||
|   首都师范大学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
|   中国石油大学  |  
  ||
|   陕西  |  
     西安交通大学  |  
  |
|   陕西师范大学  |  
  ||
|   西北工业大学  |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   延安大学  |  
  ||
|   西安理工大学  |  
  ||
|   上海  |  
     复旦大学  |  
  |
|   上海交通大学  |  
  ||
|   同济大学  |  
  ||
|   华东师范大学  |  
  ||
|   上海财经大学  |  
  ||
|   上海大学  |  
  ||
|   上海师范大学  |  
  ||
|   广东  |  
     中山大学  |  
  |
|   暨南大学  |  
  ||
|   华南理工大学  |  
  ||
|   华南师范大学  |  
  ||
|   湖北  |  
     武汉大学  |  
  |
|   华中科技大学  |  
  ||
|   华中师范大学  |  
  ||
|   武汉理工大学  |  
  ||
|   湖南  |  
     中南大学  |  
  |
|   湖南大学  |  
  ||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   湘潭大学  |  
  ||
|   湖南科技大学  |  
  ||
|   湖南师范大学  |  
  ||
|   四川  |  
     四川大学  |  
  |
|   电子科技大学  |  
  ||
|   西南交通大学  |  
  ||
|   山东  |  
     山东大学  |  
  |
|   中国海洋大学  |  
  ||
|   山东师范大学  |  
  ||
|   天津  |  
     南开大学  |  
  |
|   天津大学  |  
  ||
|   天津师范大学  |  
  ||
|   江苏  |  
     南京大学  |  
  |
|   东南大学  |  
  ||
|   南京师范大学  |  
  ||
|   苏州大学  |  
  ||
|   河海大学  |  
  ||
|   南京政治学院  |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   扬州大学  |  
  ||
|   吉林  |  
     吉林大学  |  
  |
|   东北师范大学  |  
  ||
|   河南  |  
     郑州大学  |  
  |
|   河南大学  |  
  ||
|   河北  |  
     河北师范大学  |  
  |
|   辽宁  |  
     大连理工大学  |  
  |
|   辽宁大学  |  
  ||
|   大连海事大学  |  
  ||
|   重庆  |  
     重庆大学  |  
  |
|   西南大学  |  
  ||
|   江西  |  
     江西师范大学  |  
  |
|   井冈山大学  |  
  ||
|   福建  |  
     厦门大学  |  
  |
|   福建师范大学  |  
  ||
|   浙江  |  
     浙江大学  |  
  |
|   浙江师范大学  |  
  ||
|   山西  |  
     山西大学  |  
  |
|   安徽  |  
     合肥工业大学  |  
  |
|   安徽师范大学  |  
  ||
|   甘肃  |  
     兰州大学  |  
  |
|   云南  |  
     云南大学  |  
  |
|   广西  |  
     广西大学  |  
  |
|   广西师范大学  |  
  ||
|   新疆  |  
     新疆大学  |  
  |
|   新疆师范大学  |  
  ||
|   青海  |  
     青海大学  |  
  |
|   贵州  |  
     贵州大学  |  
  |
|   贵州师范大学  |  
  ||
|   宁夏  |  
     宁夏大学  |  
  |
|   黑龙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
|   黑龙江大学  |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   海南  |  
     海南大学  |  
  |
|   西藏  |  
     西藏大学  |  
  |
|   西藏民族大学  |  
  ||
|   内蒙古  |  
     内蒙古大学  |  
  |
附件二:
参会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正文及摘要格式
1、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下各2.5 cm、左右各2cm。
(2)版式里上下页眉取默认值。
(3)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题除外);三号黑体,居中排。
3、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空一格区分。单位及通讯地址:按学校学院名称、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中间用逗号,多个地址中间用分号,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4、摘要:“摘要”2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以200~500字为宜,单倍行距。
5、关键词:“关键词”3字小五黑体,具体内容小五号宋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6、文内标题: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依次为:一、(一)、1、(1)、①)。
7、论文正文:宋体小五号,首行缩进两字符,正文之间无空行。“对齐方式”应为两端对齐;“缩进”应为0字符;“行距”应为1.5倍行距;
二、注释格式
1、请在文中一律采用脚注。
2、脚注符号:①、②、③;每页重新编号;脚注符号应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格,首行缩进两字符。
3、脚注内容:宋体、六号;“对齐方式”应为两端对齐。
4、脚注格式范例
(1)专著(译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示例:①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XXX.
示例:②[美]约翰・杰克逊.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法理(影印本)[M].李方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XXX.
(2)论文集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示例:③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A].关鸿,魏凭.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学术散论[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XXX.
(3)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
示例:④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XXX.
(4)报纸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⑤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一12—25(10).
5、其他
遵照新闻出版的有关规定,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律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 |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