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论坛是我院研究生学术活动中最具传统和特色的活动之一,是我院的优势品牌,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论坛”的宗旨是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发展研究之学术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推动研究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促使其发现并关注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学术性的讨论,以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学术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多年来,“论坛”以开放性的学术视野、前沿性的学术探讨成为优秀研究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从1996年开始创设以来,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8届。历届论坛由我院党委主办,我院研究生会承办,主要面向我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同时向我校相关院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放。
二、本期论坛主题
“时代先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本期论坛的主题阐释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学术考核,提升博士生学术科研紧迫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博士生学术研究责任感,以更加积极奋进的面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于2017年12月24日举办“时代先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39届博士生学术论坛”。
四、会议时间
2017年12月24日上午9:00—11:00
五、会议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六、会议要求
参会者需在2017年12月14日前向会议主办方邮箱(rucmy2017@163.com)提交本人撰写的与本次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已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字数3000字以上,文章格式要求参见附件1。
七、会议流程
1、报告环节:获奖同学依次进行论文报告,评委老师即时点评;
2、师生互动:可针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也可自由主题互动;
3、颁奖环节:奖项事先已评好,颁奖嘉宾进行颁奖。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九、注意事项
1、请参会者务必在2017年12月14日前将论文发送到会议主办方邮箱rucmy2017@163.com。请参会者注意提交论文时将邮件标题以“姓名—学校—论文标题”的格式命名。
2、论文格式严格按照论文投稿格式的要求。参会者需在论文最后提供个人姓名、学校、专业、硕/博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个人信息。
3、本次论坛获奖论文将作为马理学科奖学金重要参考指标。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晓雨 62516925 13810933022
田 川 62516925 18801499680
柳相宇 13716963599
邮 箱:rucmy2017@163.com
传 真:62511289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
2017年11月27日
附件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39届博士生学术论坛
论文投稿格式
一、论文正文及相关格式
1.页面设置:
①页边距上下各2.5 cm、左右各2cm。
②版式里上下页眉取默认值。
③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题除外);三号黑体,居中排。
3.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空一格区分。
单位及通讯地址:按学校学院名称、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中间用逗号,多个地址中间用分号,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4.摘要:“摘要”2字小五号黑体,首行不缩进。内容小五号宋体,以200-500字为宜,单倍行距。
5.关键词:“关键词”3字小五黑体,首行不缩进。具体内容小五号宋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6.文内标题: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依次为:一、(一)、l、(1)、1)。
7.论文正文:5号宋体,首行缩进两字符,正文之间无空行。“对齐方式”应为两端对齐;“缩进”应为0字符;“行距”应为1.5倍行距;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字小五号黑体,顶格不缩进。内容小五号宋体,用[1]、[2]、[3]排序。
二、注释格式
1. 请在文中一律采用脚注。
2. 脚注符号:①、②、③;每页重新编号;脚注符号应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格,首行不缩进。
3. 脚注内容:宋体、六号;“对齐方式”应为两端对齐。
4. 注释格式要求:
(1)非引证注释
A.非引证注释指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语汇、题目、人物等进行必要的补充、解释或说明,如:作者注,编者注,译者注,引注等。
B.按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圆码标示,如①、②、③……(正文中用右上角圆码标示)
(2)引证注释
引证注释是对正文中引证文献信息的说明。
‚按文献引证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圆码标示,如①、②、③……
ƒ引证注释的基本类型及排列顺序:
Ⅰ.中文著作
(2)多位责任者,可保留第一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用“等”标示。
(2)期刊文章,在析出文献名后直接注明期刊名以及期刊出版时间和期号。
D.Schiffrin,D.Tannen & H.E.Hamilton(eds.),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Oxford:Blackwell,2003,pp.352—371.
(2)英文的析出文献(文章)用正体加引号,书名和期刊名用斜体。
示例:
T.A.van Dijk,“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n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D.Schiffrin,D.Tannen & H.E.Hamilton(eds
.),Oxford:Blackwell,2003,pp.352—371.
Heath B.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三、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参考文献的著录顺序同引证注释的顺序基本相同,只是不著录页码。如:责任者和责任方式—文献名(卷次)—出版者和出版时间(版次)。责任者和责任方式后面用冒号“:”,其他地方用逗号“,”隔开。
2.参考文献著录不加序号。中文参考文献按责任者姓氏的音序编排,英文(其他文种根据该文种语言习惯著录)则依责任者姓氏字母音序编排。同一责任者有多部参考作品,可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在该责任者名下。
3.外文参考文献不必译出,从原文。如需翻译,原文在前,译文在后。
英文文献的责任者姓在前,名在后。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