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王易等: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析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析

    王易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朱惠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重社会历史关系,并逐步演化为“技术手段”“基础设施”“文明标识”的统一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内生性力量嵌入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基础、基本矛盾和实践形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遵循工艺学变革规律,摆脱技术工具悖论与技术宰制之虞的内在要求和理性选择。这种融合深层蕴含着“技术—思政”的共生关系和互动逻辑,集中表现为“人工智能思政化”与“思政人工智能化”两个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过程和机制。

    [摘要]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数字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深度融通。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显著成效。数字技术赋能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始终,存在着三个关键点需要重点把握和突破:教学场景的数智化打造、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供给、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建构。在总结成效、把握关键的同时,也要警惕技术应用的潜在风险,即“算法失当”削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功能、“技术失衡”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关系异化、“数据失范”威胁高校师生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为有效规避风险,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前提认知、培育师生数字素养、强化技术运行规范、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数字技术  赋能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多次强调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在“3·18”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课堂的积极成效,特别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2](P30)“推进教育数字化”,[2](P34)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3] 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在习近平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下,2022 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数字技术作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阶梯,既对重塑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和形态提出了迫切需求,也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平台和动力引擎。无论是教育强国建设还是思政课改革创新,都呼唤着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40 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在“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深入研究阐释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一、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典型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要窗口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终勇立潮头、走在前列,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金课”,建设服务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中央厨房”。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曾先后两次肯定中心的工作成果。自 2015 年成立以来,中心围绕搭建平台、建设金课、锻炼队伍等核心工作,为全国 2 800 多所高校的 14.1 万余名思政课教师、近 7 万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在校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助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第一,思政课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中心注重搭建平台、汇聚资源,提供能量枢纽。搭建“6+1”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专属“超市”。资源平台包括思政课资讯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平台、思政课教育质量评估平台、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以及受教育部委托、依托以上平台搭建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目前,已建成 6 大数据库,汇聚 300 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余册电子图书、1.3 万余个微视频等教学资源。中心于 2019 年推出“学习思政课”APP,资讯、直播等均可在手机端实时观看,实现了海量思政课资源近在“掌”握的便捷体验。

    第二,思政课教师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系统转变。中心着力锻炼队伍、提升素养,切实为思政课教师增势赋能。每周五的“周末理论大讲堂”已举办 130 余期,邀请名师大家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思想与重要论述。每月的“青椒论坛”,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搭建交流、探讨、展示的平台。品牌刊物《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转载高水平科研成果1 000余篇。中心还不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金课开讲啦”网络示范教学、“教指委专家在线问诊”等活动。此外,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依托中心平台已开展三届,在提升教师素质、锻炼教学技能方面大有裨益,其中第三届教学展示“云上大练兵”活动的单日访问量达 130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第三,思政课教学从技术运用向技术赋能的理念升级。中心秉持数字技术赋能理念,深耕内容、创新形式,以可视化教材为载体,推出“党史百年:人物事件·文献”“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等系列教材,其中“名师大家讲党史”成为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广使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课”。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前沿,建设“辉煌七十载,共筑中国梦”VR 项目、“党史百年”XR 项目等。以视频云服务为特色,新冠疫情期间,设计上线疫情防控系列公开课;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推出“冰雪上的思政课”;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打造“喜迎二十大看点面对面”“学习二十大·重点大家谈”系列微课,适时、精准满足思政课教师在线备课、理论学习、教学解疑等需求。据不完全统计,中心推出的系列金课总浏览量已超 5 000 万人次。

    第四,思政课创新从分散运行到综合改革的统筹推进。中心聚焦重点、多措并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新模式,着力实现从高校思政课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转化,从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转化,从课堂教学向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化。联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共同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引领青少年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推出“千万工程 万千气象”思政金课微视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为推动“千万工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供范例。围绕服务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研发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将博物馆、展览馆等实景教学资源搬到线上,把“沉浸式”实践教学引向深入。

    二、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点

    习近平深刻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作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加速器,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固定模式、沉闷氛围和同质化倾向,发展了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就现实情况而言,数字技术赋能贯穿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始终,存在着三个关键点需要我们重点把握和突破。

    第一,虚实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场景的数智化打造。随着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数智化教学场景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一方面,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虚拟现实技术(VR)、全息幻影成像等沉浸式技术的发展进步,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从单一场域拓展为多维场域,从二维平面延伸为三维立体,增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浸润效果。依靠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数字化虚拟场景,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全景式展现,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教学空间,更为学生带来了新颖直观的教学体验,三维甚至多维的立体教学场域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想象空间,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依靠全息幻影成像、裸眼 3D 投影等数字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充满个性化、即时性、真实感的思政课体验。例如,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沉浸式学习平台”,搭建“‘党的二十大报告’线上虚拟展馆”。另一方面,打造情景交融的交互式体验场景。通过虚拟仿真、人机交互、立体显示等,在数字技术和高校思政课之间搭建起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打破理论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增强课堂学习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高质量交互体验。依靠数字孪生场景模拟,跨越时空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历史情景氛围,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依靠智能问答数字技术,创设交互性学习问答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虚拟仿真平台中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依靠 AI 虚拟角色,使学生可以沉浸式感受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教育性和技术性相统一。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场景的数智化打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参与意愿,又能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课程中的人物“动”起来、事件“亮”起来、理论“活”起来,增强了课程的亲和力,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精准育人,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供给。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精准育人,推动实现“需要什么,供给什么”的精准生产和精准服务,是解决“供需矛盾”的有力武器。一方面,依靠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挖掘海量数据,全面把握教育对象。从内容维度看,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相结合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信息数据库获取静态数据,根据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学科背景、个性特征、思想动态等数据精准提供思政课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学校局域网系统,全时段抓取、统计、分析学生的行为印记以获得动态数据信息,比如通过图书馆借阅系统数据来分析学生的专业阅读偏好与水平,通过教学管理系统数据来把握学生的思政课学业水平,通过学习强国等 APP 使用数据分析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情况,以确保对不同学生群体精准发力,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依靠大数据画像技术,定量定性结合,精准分析教育对象。定量定性结合能够兼顾数据分析的“准度”和“深度”。定量画像聚焦教学效果的“准确性”,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价和反馈,直观呈现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可信度较高,但由于定量画像的过程是线性的,容易忽略学生的深层次动机和具体学习过程,导致结论广而不深。而定性画像聚焦教学效果的“深刻性”,在充分参考运用定量画像结果的基础上,借助深入且具体的访谈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够深度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具体情境,对后续的定量画像数据筛选分析具有方向指引作用。总之,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和大数据画像技术,有效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供给对象的精准认知,对供给内容的精准生产,对供给方式的精准运用。

    第三,智能评价,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建构。数字感知、数字计算和数字交互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数据采集、模型建构以及反馈运用具有高度的逻辑耦合性,能够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一是数字化感知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内容客观化。数字化感知技术,如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多空间、全过程、多模态的评价数据采集。数字化感知技术赋能评价数据采集由定点转为全面,由离散转为连续,提供教学评价的“全景式”“多模态”数据。在线下通过视频监控、智慧校园等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可以采集和分析学生校园生活的多情境数据,以评价学生在现实世界的思想动态、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等。在线上通过舆情监控、大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获取海量数据,以评估学生在虚拟世界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二是数字化计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模型科学化。数字化计算技术使收集多空间、全过程、多模态的综合性评价数据成为可能,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等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分析维度多和灵活性强等优势,能使综合性、多模态数据被高效整合,筛选出强解释力和强预测力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数字化计算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精准预测,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模型更加科学化。通过移动通信、云计算、传感器等数字技术抓取即时数据实现资源更新、开展“数据画像”实现精准监测、搭建预测模型实现概率预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的及时发现、措施方案的制定和改进提供了数字化、科学化的依据。三是数字化交互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反馈专业化。数字化交互技术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反馈形式直观可视化,借助文本可视化、时空数据可视化、简化了教学反馈信息,降低了数据解读难度,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数字化交互技术使得评价反馈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始终,既有过程性的即时反馈,也有诊断性的结果反馈,实现教、学、评在时间上的共时性和一体化。

    三、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险挑战

    数字技术赋能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正向驱动,促进教学空间的延展、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评价的创新,然而“数字技术赋能”并非“数字技术万能”和“数字技术一定能”。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引领、主体培育、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着现实的隐忧,“算法失当”“技术失衡”“数据失范”等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

    第一,“算法失当”削弱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一是算法霸权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数字算法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追求无限剩余价值的新型霸权工具,资本在由算法建构的数字平台上倚仗技术优势获取用户的数据资源,通过“算法规训”“算法要挟”强制性引导社会舆论。例如,ChatGPT 早已预设意识形态立场,对西方政治制度极尽美化之能事,而对中国政治制度则故意歪曲、恶意抹黑。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使用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或生成式人工智能时,容易陷入“算法霸权”的议程设置之中,ChatGPT 具有超文本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算出学生的政治取向、心理动向和行为倾向,并借助学生思想行为的数据关联,预测舆论走向,进而开展强制性的舆论引导,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二是“信息茧房”导致个人认知偏差。作为互联网社会普遍存在的网络现象,“信息茧房”在构筑信息壁垒、加剧群体对立、导致认知偏差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由于信息偏好各有差异,教师和学生分属于不同的“信息茧房”,容易使师生共同关注的信息空间越来越窄化,彼此陷入“你的世界我不懂”“我的世界你不知”的认知困境。这种现象导致了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叙事方式、教学空间和教育方式上出现一系列的供需错位,“信息茧房”变为“信息牢房”,不仅会加剧学生个体认知差异扩大,也会削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三是算法黑箱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算法推荐的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复杂的算法运行系统和纷繁的数字代码呈现,使得整个算法推荐机制犹如“黑箱”般缺乏透明度,引发算法与资本的关联,形成新型话语权力,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导致“言语无人信”的窘境。例如,算法媒体通过散播隐含西方意识形态的信息,为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披上“娱乐外衣”来歪曲历史史实、丑化英雄人物、抹黑中国形象,借此煽动个别学生滋生怀疑、敌视党和国家的情绪。

    第二,“技术失衡”导致高校思政课的主体关系异化。一是技术依赖问题。数字技术正迅速渗透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方面面,聚合了海量教学素材和资源,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生动化、形象化、趣味化。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盲目追求技术设备、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忽视思政课本身的教材教学内容,忽略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导致一些学生只关注感官上的刺激,缺乏系统思考和辩证分析,影响思政课的入耳入脑入心。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并非代替教师的功能,而是延展思政课的思想“触角”,一旦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边界把握不当,就可能出现游戏化、娱乐化倾向,从而湮没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其本真意义,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二是数字代沟问题。数字代沟既表征着数字鸿沟在世代差异维度的流变,也表征着传统代沟的数字化彰显。作为“数字原住民”的“Z 世代”学生更热衷于借助数字平台,例如中国大学 MOOC、学习强国、B 站、小红书、抖音等搜索各类教育资源。由于数字技能、数字资源、媒介素养等因素形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差异和文化隔阂等问题,师生之间自在地存在着“数字代沟”,甚至可能出现学生反过来对教师进行“数字反哺”的现象。一方面,“数字反哺”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平等互惠;另一方面,“数字反哺”使教师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处于解构状态并趋于失衡。三是情感缺失问题。数字时代背景下,在线教育成为重要的思政课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在线教学虽然打破了时空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在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形态下,数字技术通过符号、算法、数字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了师生面对面交流中的亲密感和联系感,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容易掩盖思政课内在的人文关怀。相关研究表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当师生有积极的态度体验时,就会加强知识传播、价值影响的情感关联,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第三,“数据失范”威胁高校师生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一是数据超载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数据信息供给日益多样,呈现出井喷式、裂变式增长趋势,人们进入“信息超载”的生活状态,主要表征为数据供给远大于受众需要、数据传播速度远快于受众反馈、有效数据被海量数据稀释。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有边界的,具有一定规制,而互联网空间的知识存量则是无限的和“去中心化”的,大批量的数据收集使得思政课教学数据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其中难免夹杂着一些失真失信、无效无用的数据信息,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思政课教学数据的鉴别、筛选、存储、分析、使用的负荷。二是侵犯数据隐私问题。动态实时的数据收集为分析研判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和行动逻辑提供了科学参考,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基本信息、个人爱好、行为习惯、活动轨迹、网络浏览痕迹在内的数据收集,使得学生的隐私“赤裸裸”地暴露。数字技术全景式、全程式、全方位的数据收集方式,使主体在符号和数字中被重新建构。 语音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的自动获取使得数据采集更为便捷化、隐蔽化,但也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使学生的数据隐私有被侵犯的风险。三是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数据安全是数字化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22 年 9 月 5 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奇虎 360 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调查报告,调查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多年来对我国国内的网络目标实施了上万次的恶意网络攻击,控制了相关网络设备,疑似窃取了高价值数据。可以说,高校思政课的特殊功能地位决定了其信息数据的保密性,高校思政课的相关数据一旦泄露,将会严重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化理路

    习近平强调,“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7]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持续推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从理念层面的前提认知、主体层面的数字素养培育、客体层面的技术运行规范、策略层面的协同发力等方面着手优化。

    第一,守正创新,明晰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变”与“不变”。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全局性、系统性、结构性的范式转换,旨在将数字技术的势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适应变化、主动求变、调适运行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既是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思政课教学场景变化的过程,也是思政课教学自身不断追求改革创新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明晰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变”与“不变”的前提性认识,才能进一步激发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强大势能。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变”的是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育人形态,“不变”的是本质规律、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一方面,要把握好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基点。守本质规律之正,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8](P81) 这一思政课教学本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守指导思想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特别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守根本任务之正,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政治任务不动摇。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要点。创方式方法之新,推动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场景、载体、平台等在内的全要素提质升级;创评价体系之新,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评价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化、评价模型设备更加智能化、评价反馈分析更加专业化;创育人形态之新,推动“大数据 + 思政课教学”“人工智能 + 思政课教学”“元宇宙 + 思政课教学”“沉浸式思政课教学”等育人新形态不断生成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基于数字素养框架调适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方法。数字技术为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愈加广阔的新空间与新天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数字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课程质量的必然选择。而要保证数字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必须着力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调适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步伐不停歇。一是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技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学术界对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为重要参照。例如,在如何对待数字技术的问题上,应当提前谋划、主动攻关、积极利用;在如何对待数字技术和思政课教学关系的问题上,应当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先发优势;在如何平衡数字技术使用的问题上,应当坚持技术向善、注重公平、提升效率、为育人服务的基本原则。二是要以数字素养框架为参照。只有明确了数字素养框架,才能确定要培养哪些数字素养。2021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培养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要求,2023 年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其中,《教师数字素养》的标准包括五个维度,即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以数字素养框架为基本参照,积极调适教学模式与方法。三是要以数字应用实践为抓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归根结底,数字素养培育还是要落到数字应用实践中去。应当在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评估等数字应用实践中积极培育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

    第三,规避风险,规范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运行秩序。数字技术本身及其具体应用,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风险挑战。若要规避风险,充分激发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势能,必须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深度嵌入主流价值、划分确定主体责任等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加大数字技术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唯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技术应用的自主权,才能充分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硬件设备和应用平台是重中之重,必须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及时更新,重点加快教育基建的数字化、智能化提质升级。二是将主流价值深度嵌入数字技术。习近平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P356) 这就要求我们从数字技术的源头处,也就是对数字技术的原始系统进行价值赋能,将主流价值观合规合理、有效有质地嵌入数字技术系统之中。例如,主管部门应当把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深度嵌入数字技术平台的语料库和算法之中。加强数据的审查力度,对正向数据信息及时嵌入,对反向数据信息及时预警。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构建主体责任机制。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10](P101)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联合技术部门在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中,关照到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使用、管理,以及算法归责原则和责任惩罚方式等问题。还需要划分好主体责任,建立起由政府主管部门、高校行政部门和院系执教部门等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紧密协作机制,兼顾育人实践和教学方式,保证育人生态规范有序。

    第四,合力共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高校思政课建设不是孤军奋战和单兵作战,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全局工程,需要学校党委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共行。”[11] 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2]必须在“大思政课”建设的视野下深化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一是从大平台里找突破。统筹推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离不开必要的平台支撑。要充分运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思政课”栏目中的课程、教材、虚仿实验、教师教研等资源;要充分运用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思政课资讯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平台、思政课教育质量评估平台、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以及“学习思政课”APP 等。二是从大数据中找规律。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建在课堂上,地基打在社会中。必须以各类大数据为重要依托,在舆情监测大数据中找准学生舆情变动规律、在学生思想动态大数据中找准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在教师反馈大数据中找准思政课教书育人规律。三是从大展示中找质量。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示范教学和共享资源的“金课窗口”。我们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在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追求更高授课质量,在教学展示互动中分享更优授课经验,在多样化资源展示中共享更好授课资源,以此来实现“以展促建”“以建争优”。四是从大协作中找力量。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绝不是一个人、一家单位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置于善用“大思政课”的视域,全社会多方主体、各方力量协同配合、同向同行,在共建共享中汇聚思政课建设的最大合力,创造思政课发展的最大增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J]. 求是,2020,(17).

    [2]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N]. 人民日报,2023-05-30(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6] [ 美 ] 马克·波斯特 . 第二媒介时代 [M]. 范静哗译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习近平 .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20-09-23(2).

    [8] 本书编写组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9] 习近平 .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0]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1] 王易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多维解读 [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5).

    [12]“‘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 人民日报,2021-03-07(1).

10

2024-04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