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丨侯衍社:系统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

    作者简介

    图片

    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授。出版专著《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研究》等多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报刊发表文章一百多篇,其中4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系统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

    摘要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包含了思想方法、思维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主要包括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相结合、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结合;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战略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法治思维方法、底线思维方法;领导方法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等方面。这些方法内涵丰富、相互作用、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方法论体系。系统阐释和科学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对于我们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方法;思维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

    引用格式

    侯衍社.系统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6):25-34.


    改革开放是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活力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矛盾多发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其重要性也更加凸显,是我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这些关键词与“改革”紧紧联在一起,意味着新时代新征程对“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难度进一步加大、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对改革的关联性、协同性、实效性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系统地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包含了思想方法、思维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诸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成就,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方法论体系,需要我们进行系统阐释和正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伟力,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持续顺利拓展。

    图片

    一、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

    在理论上坚持彻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注重从思想深处说清道理、学理和哲理,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品格和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运用,他指出,“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都是片面性,都是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去片面地孤立地观察问题和了解问题”。他强调,“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同没有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关系。我们要用十年八年的时间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抛弃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科学思想方法的培育和运用,在推进党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于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方法论指导作用。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创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解放思想,是指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不断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以开放的胸襟视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统一思想,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群共同体基于某一或某些标准,对某一或某些事物的认识趋向一致。从实质上看,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务的真理性认识。“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则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出现,我们一方面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各方面创新,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和前进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在解放思想中不断统一思想,统一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上来,统一到实事求是地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从而最广泛汇聚共识、最大程度汇集力量,形成众志成城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拓展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结合

    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这是划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而且把唯物辩证法能动地运用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中,主张在实践基础上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既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为我们党正确认识事物、准确把握规律、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的论述为我们党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积极推动能动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持续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在很多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乃至规律性认识,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有裨益,使我们赢得了很大程度的主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就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我们在奋进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我们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把握是一个逐步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我们还有大量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的领域和方面,尤其是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其自身特性及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推动实践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

    坚持守正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都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种基本形式,以上原理揭示了守正和创新的深层哲理根源,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在继承中持续走向进步的深层道理,也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坚持守正创新这一科学思想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他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无论改革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些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在全面深化改革征途上,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具备了诸多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同时我们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着国内各种需要化解的矛盾和各种需要解决的难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立场和价值导向,坚持科学的理论、路线、方略,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洪流中去。同时,“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坚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通过改革的思路办法、善于应变求变的策略、创新的政策措施,主动适应变动不居的外部世界,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动权、主导权。

    二、创造性运用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

    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我们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思想方法主要是思想意识层面的话,思维方法则从意识层面延伸到了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层面,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处于科学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之间的中介性、桥梁性方法,是现代认知科学的积极成果与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积累的有效思维方法的有机融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新时代取得的重要创新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在这段极富哲理性的阐述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了七大科学思维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管用的思维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战略思维方法。战略思维方法,就是善于从总体、全局、长远观察和分析问题,从而能够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高度重视战略思维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诸多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来谋划和推动解决,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培养和正确运用战略思维方法,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察大势、谋大局,勇担当、善作为,坚定自觉、行之有效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2.历史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是善于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把握规律、增强历史主动的科学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树立历史思维方法,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主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历史思维方法。他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培育历史思维方法,能够使我们明辨事理、增强信心、提升品德、利于实践,从而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征程上,我国面临着国内与国际、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各方面的问题、风险和挑战,要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运用历史思维方法获得重要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以丰富的历史智慧和坚定的历史主动精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3.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不仅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既要统筹考虑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又要通盘考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辩证思维方法意义重大,有助于协同处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复杂矛盾关系,既要看到各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方面,也要看到彼此差异乃至冲突的地方;有助于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特点的矛盾,要敢于承认矛盾,科学分析矛盾,善于解决矛盾,并在解决矛盾中不断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坚持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坚持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在统揽全局中把握重点,在兼顾内外因中突出内因,在认清共性基础上把握个性,从而做到在认识活动中当明白人,在实践活动中做主动者,积极推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发展进步。

    4.系统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由此推动或阻碍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坚持系统思维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系统论成果的创造性运用,是事物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系统思维方法想问题办事情。坚持系统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思维方法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矛盾多发期,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日益提高,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情况下,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运用系统观念来整体谋划改革,运用统筹兼顾办法来全面推进改革,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持续深入地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5.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是事物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动力所在,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内在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社会呈加速度发展变化的时代,也是国际形势变化迅速、国内实践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创新思维方法,勇于冲破过时思维方式和陈旧观念的束缚,用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和创新措施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科学认识和把握实际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政本领。

    6.法治思维方法。树立法治思维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方法就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科学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庞大社会工程,关涉到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和强大动力支持。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决不能仅仅依靠良好的主观愿望来推行,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权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充分运用法治方式方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法治,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法治中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7.底线思维方法。自觉运用底线思维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良传统。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突破一定限度必然会发生质变。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事物的“度”,掌握好分寸,就是要树立底线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告诫全党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底线思维方法是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好效果的积极思维方法,决不意味着消极被动,其要旨在于:“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树立底线思维涉及修身为人、谋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掌握了底线思维方法,就能够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把握事物演变的主动权。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培育和运用底线思维方法紧迫而重要,需要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前瞻意识、机遇意识,善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风险面前处变不惊、准确应变,同时善于变危为机、抢抓机遇,积极推动事物朝着好的方向不断转化和发展。

    以上七个方面的思维方法,包含了科学思维方法的诸多要素,融汇了我们党长期实践形成的宝贵经验总结和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优秀成果,构成了一个进行科学思维的有机体系。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能够发挥登高望远的“望远镜”、见微知著的“显微镜”作用,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理论清醒、政治坚定、行动主动,从而取得实践的成功。

    三、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的领导方法

    所谓领导方法,就是领导者为达致某种目标而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采用的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并且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得到验证并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方法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凸显了科学领导方法的重要性,推动我们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领导方法的内涵和外延。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结合

    唯物史观科学阐明了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能动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是我们的基本经验和成功法宝。毛泽东深刻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和我们的目标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坚持党的领导有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好用好领导干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领导力量。同时,要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的能动性和历史首创精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深厚群众基础和广泛力量源泉。

    (二)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唯物辩证法主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这一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提供了坚实理论依据和有效实践指导。毛泽东指出,“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在新时代丰富宏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理论内涵,积极鼓励基层探索和创新,并把其作为改革落地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千差万别,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在系统观念的指导下,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前提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辩证施策,把党和国家的统一性要求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三)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的一个重要领导方法,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的创新性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始终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前进方向和主要任务,从而在保持战略定力中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始终明晰我们面对的现实矛盾和现实问题,从而在保持清醒头脑中通过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活动不断解决我们的矛盾和问题。可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是高度统一的,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尤其是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坚持目标导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做好顶层设计,从宏观上谋划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重要原则,规划好配套改革方案,明晰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坚强意志以及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新问题新矛盾会不断出现,但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方向对头、保持定力、有的放矢,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图片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处理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不仅注重科学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培育和运用,而且高度重视科学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培育和运用,这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在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特有思想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新时代十多年丰富而壮阔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着的理论推动发展着的实践,不断完善提高领导水平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执政本领,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工作方法的内涵,保证了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的工作方法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党百年奋斗总结提炼的一系列科学工作方法,更好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这里择要阐述三种重要工作方法。

    一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这一工作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观点的逻辑必然和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把握全局的前提下分层次筹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决不能搞“一刀切”。同时一定要注意宏观协调、协同配合,把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安排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这一工作方法是系统观点的客观要求。系统观点告诉我们,每一系统都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只有系统整体优化、各部分保持协调,系统才能良性运转。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的改革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同时在统筹大局、进行全局谋划时,必须对局部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从而在工作中始终做到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这一工作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逻辑必然和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一个科学工作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同时十分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把握,不断加深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从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与此相关,他十分强调实干精神和实干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既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决心,又要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在遵守制度和遵循法治的轨道上蹄疾步稳地全面推进改革。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系统观念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

    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不仅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掌握一系列长期行之有效的具体工作方法,还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以科学的态度、路径、方式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指出,“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外交工作和祖国统一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必须在抓住抓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人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协同并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协同性、人民性。

    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高效配置资源的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新时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既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在我们党坚强有力领导下,把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序社会有机统一起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的制度体制保障和持续动力支持。

    三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直接关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秩序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问题,也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大背景下,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继续高度重视提高效率,为培植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繁荣注入强大动能。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正义,积极促进协调均衡发展,更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底色,更好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高效发展与高度公平的有机统一。

    四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活力和秩序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稳定和谐之基,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分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有强大持久的活力,又要有稳定和谐的秩序。为此,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改革实践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统筹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在持续增强活力中保持良好秩序,在持续促进和谐中激发更多活力,促进活力与秩序相得益彰、有机统一。

    五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伴随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此情势下,“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以时不我待的强烈责任感加快制定和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体制机制,坚决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以发展新成就促进安全新局面,以安全新局面促进发展新成就,在二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更好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六要处理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关系。改革开放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与开放深度契合,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不可分割。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高水平开放更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制约的趋势,必须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要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自觉把国家、民族发展繁荣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在发展繁荣中牢牢把握好自己命运。同时积极主动地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用足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好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图片

    结语

    以上所述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并在新时代实践中得到大力弘扬的科学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思想方法属于思想意识的层面,与党的思想路线密切相关,为我们党贯彻正确的认识路线提供了基本前提和方法论基础。思维方法是思想方法的进一步延伸和具体运用,它从意识层面拓展到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层面,是介于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之间的中介性方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成果有机融合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成果,是开展现代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卓有成效的方法。领导方法则直接与领导活动和领导决策密切相关,它指向一定时期的活动目标,从思想意识层面延展到了实践层面,对于指导和引领实践活动达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工作方法则进一步从比较宏观的领导方法过渡到了比较具体的实施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是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和领导方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和落脚点,它受前三种方法的引领和制约,同时其实际成效如何,又直接反映了其他三种方法的优劣良莠。以上四种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共同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具有系统性、协同性、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总体特征,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制定方略、达成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协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30

2024-11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