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召开

    10月19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共和国的历程、成就和经验,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史国史学科建设,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浙江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为研讨会发来书面致辞,嘉兴市政府副秘书长郭保东、嘉兴学院校长盛颂恩先后致辞,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嘉兴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靳诺指出,这次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嘉兴学院合作推进党史国史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国高校系统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一次学术盛会,对于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新中国七十年的辉煌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强国内学者在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党史国史学科建设创新发展,更为深刻地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和重大意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靳诺强调,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和实践之地,嘉兴学院是红船精神研究的重镇,希望各位专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红船精神,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

    郭保东表示,“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是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奋斗历程的高度凝练。作为党的诞生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嘉兴有责任、有义务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聚红船精神起航地,召开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而深远。相信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新中国七十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领域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党史国史学科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发展,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催生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盛颂恩介绍了嘉兴学院的办学历史与学科建设情况。他表示,作为红船精神发源地的高校,嘉兴学院充分利用地区的政治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党的创建史和红船精神研究,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着力加强红船精神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各位专家围绕“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年”开展交流研讨,全面回顾总结共和国走过的七十年不凡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党史国史学科建设,对于在未来新征程上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是嘉兴学院借鉴学习、增进交流、推动发展的难得机会。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章百家作了题为“新中国外交视野与观念的演进”的主旨报告。章百家认为,新中国的外交观念在成长历程中经历了从革命的民族的视角到发展的全球的视野的历史演进,并总结了21世纪中国外交面对的新挑战,中国需要充分认识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建立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与外交观念,不断思考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作了题为“国史学科建设的思考”的主题报告。王炳林认为,国史学科因其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独有的学术话语、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丰厚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国史研究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贯彻实事求是、辩证、整体性的研究原则,不断推进国史研究方法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邓纯东围绕“新中国七十年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若干重要经验”作了主题报告。邓纯东认为,新中国七十年的伟大成就不仅仅体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成果,还更重要地体现为党的自身建设的不断加强。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积累了五点基本经验: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第二,坚定地围绕、保证和促进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第三,将理想信念的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基;第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第五,坚持从严治党的自我要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研究与教学》主编郭若平作了题为“新中国七十年历史的观察视角”的主题报告。郭若平结合自己的多年研究经历和主持编辑学术刊物的经验,提出目前关于新中国七十年的回顾性描述提供了具有差异性的历史认知,这种认知和政治立场、社会身份、知识结构、教育背景、年龄阅历等复杂的因素相联系。新时代的国史学者需要追问七十年来新中国发生了何种结构性的社会变迁、为世界提供了什么文明经验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特别是关注学术界正在发生的代际转型与研究技术转型,排除情绪化的道德评价这一研究存在的心理障碍,深刻解释中国发展独特道路的政治文明意义所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探讨了新中国七十年党的建设目标的演进及其特点。丁俊萍认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一方面,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等反映党性要求的核心要素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新中国七十年来的党建目标中,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另一方面,执政党的中国特色不断凸显,执政党的概念被明确使用,中国共产党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创新理论指导、推进实践发展。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山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程及经验”的主题报告。杨德山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按主要特征分期,这一探索过程可分为五个颇具特色的阶段,即“从新民主主义道路的短暂尝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迅速转变”,“吸取苏联教训,独立自主探索新道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中国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基本成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七十年艰辛探索的根本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华围绕“毛泽东、田家英与1961年浙江农村调查”作了主题报告。李华梳理了1961年毛泽东直接领导的以田家英为首的中央调查组在浙江省嘉兴县魏塘人民公社和合生产队进行调查研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传统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段治文作了题为“新中国七十年财富观念的三次变革及其影响”的主题报告。段治文分析了财富观念变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阐释了新中国七十年财富观念三次变革的演进。他表示,新中国七十年财富观念的变革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展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精神。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对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七十年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外交、国家统一、理论创新、执政党建设、国史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大家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深入探讨了党史国史的研究视角、研究议题与研究方法。

    大会闭幕式由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红船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吕延勤主持,各小组负责人向大会汇报了小组讨论的情况。杨凤城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史国史研究提出了大量新课题。本次研讨会既是对新中国七十年研究的一次总结,更是新时代党史国史研究未来发展的一次展望,希望学界同仁进一步从建立大历史视野、加强现实关怀、促进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提升理论方法自觉性等方面共同推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党史国史学科应有的贡献。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于2017年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适应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采取的创新举措,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以中国共产党研究为特色的教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平台和新型高端智库。目前该研究院是国内首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与党的建设领域,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实体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此次论坛,也是今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也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2006年,嘉兴学院依托党的诞生地政治和教育资源组建红船精神研究团队;2011年6月,成立“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高校首家红船精神研究组织;2013年6月,经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批准成立“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按照“学术创新、精神传承、资政服务”的历史使命,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中国化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中共建党精神研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全国中共创建史和红船精神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红船精神育人的实践阵地,服务于浙江发展的思想园地,服务于党的建设的特色智库。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