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本科新生研讨课校友分享交流会在立德楼901、1001教室举办。
本次分享交流会旨在让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大学阶段的学习成长经验,了解职业生涯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大学阶段更好地为未来修学储能。
本次分享交流会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李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黄福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白晓帅以及中共党史专业2009级本科生尹云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谭清华教授、邱吉教授、郑吉伟教授出席本次分享会。
在分享会开始之前,谭清华副院长介绍了来宾情况,并指出,我院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特意邀请优秀毕业生进行专业前景、能力培养方面的分享,引导同学们从大一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拒绝躺平,不断修学储能。
李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重点向大家分享了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和提升职业素养两方面的经验。关于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她鼓励同学们要“阅己”“越己”“悦己”,即在自我认知清晰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己,并接纳自己、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喜悦。她分享马理论学科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干起来能独当一面的人”,期待同学们在大学期间,通过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开拓眼界、积累知识、训练思维、提升专业能力,在组织社团活动、参与学术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全方位寻找自身兴趣所在,并从中不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于职业素质,李颖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所需的四种素质:一是真诚待人、懂得感恩,懂得主动配合团队工作;二是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职场中影响办事效率和效果极其重要的变量;三是统筹协调能力,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集中体现,期待同学们在参与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与人相处的经验、培养统筹集体性活动的能力;四是责任心和行动力,“心中有责,眼里有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素养。最后,李颖真诚地向同学们分享她的职业体会,建议同学们用长期思维、系统思维来考虑问题,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抓住人生中的机遇。
黄福特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他的工作单位——人民日报社。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日报社在反映社情民意、提供决策方面参考发挥着很大作用。他从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看社会主流,不被片面流言迷惑,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在充分理解党和国家伟大成就的基础上,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献言进策。二是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优势,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培养为社会做贡献的情怀。三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打破科研训练的思维惯性,包容不同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学会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框架去认识和处理问题,还要吸收和借鉴其他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中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四是提升为人处世的能力和水平,学会怎么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共事,做人做事的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通过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学术竞赛,提升为人处世能力。
白晓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一名文字工作者与政策研究者的视角,分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应注重培养的主要能力及素质要求。一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这包括知、信、行三方面,即具备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知识框架,厚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要提升逻辑思维和科学论证能力。他主要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干”等方面对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重要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翔实的分析。三要提升资料收集和素材运用能力,学会建立自己的覆盖广泛、分类科学、及时更新的资料库,广泛收集理论文章类、领导讲话文稿类、法规政策制度类等材料,并学会全面及时准确地运用素材。四要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表述风格,不断提升拔高思维。五要提升组织协调统筹能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统筹规划,科学分工。最后,他对2024级本科新生表达了真挚的祝愿与期待。
尹云锋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人大马院就读时专业学习、参军以及赴台湾省交换的丰富经历。之后他以“保持热爱,奔赴山海”为主题,以自身求学,工作经历为抓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在核心素养方面,他认为首先要树立远大志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其次要走好求学之路,加强自我修养。读万卷书,加强对经典著作的研读,与古今圣贤对话;行万里路,以双脚丈量土地,以实践开阔眼界。在主要能力方面,尹云锋首先强调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性,坚持知行合一;其次是要有坚持的品格,持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理论功底;再次是要加强写作训练以提升文字写作能力;并且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走出舒适圈。最后,尹云锋对同学们提出衷心的期望,希望同学们永远不要丢失梦想,坚持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
分享结束后,参会同学踊跃提问,在如何选择工作岗位、如何在深造和就业中进行抉择、培养思考能力、阅读学术书籍等方面提出问题,校友们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予以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最后,邱吉教授和郑吉伟教授对本次校友分享交流会进行总结。邱吉教授对几位校友的倾囊相授表示感谢,强调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引导同学们从读书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性。邱吉教授恳切地对同学们提出“入主流”的期望,鼓励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把准航向,踏实用心地做人做事,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郑吉伟教授鼓励同学们向优秀的师兄师姐们学习,修炼自身的良好品质,加强自律,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