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衡,男,中共党员,1988年8月生于山东省枣庄市。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研究)执行主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研究方向为民主理论、中国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6.9—2010.6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法学学士)
2010.9—2012.6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专业(法学硕士)
2012.9—2016.6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法学博士)
2014.7—2015.8 哈佛大学韦瑟海德国际事务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6.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
【讲授课程】
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
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比较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文献研读、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民主的基础理论与实证测量研究”(18CZZ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民主话语体系建构路径研究”(19JF01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17JDKDB00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过程民主的理论建构与运行机制研究”(20ZGC00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政治整合机制研究”(24ZGC010)
【研究成果】
(一)学术专著
1.《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之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独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版,独著。
(二)教材教辅及理论读物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2023版,主要成员。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2025版,主要成员。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主要成员。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主要成员。
5.《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合著。
6.《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参编。
7.《民族复兴的制度蓝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参编。
(三)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的理论内涵与中国实践,《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6期。
2.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内涵的多维审视,《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0期。
3.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红旗文稿》2018年第20期。
4.公众如何定义民主:理论分歧与实证测量,《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
5.当我们谈论民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类型学分析,《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6.理性增量、文化存量与政治社会化过程: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成因的实证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7.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建构:出场语境、逻辑理路与内在优势,《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8.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回顾、评析与展望,《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年第2期。
9.从政治衰朽到全能主义:中国近代以来“集权-分权”模式的演变,《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0.论香港政治发展的范式转换,《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2辑。
11.超越“左”与右:国家自主性视角下的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2.皇权官僚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考绩制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3.国家认同、民主观念与政治信任: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3期。
14.互联网、政治态度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1953名网民样本的实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第4期。
15.美国民主危机的新保守主义诊断:亨廷顿美国政治研究的脉络、范式与议程,《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4年第1期。
16.列宁关于发挥政治在落后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探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5年第1期。
17.论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2期。
18.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5期。
19.坚持系统观念: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方法论之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
20.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动因、要素与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5年第2期。
(四)报纸理论文章
1.在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人民日报》2020年6月1日第9版。
2.在新征程上谱写激昂青春乐章,《人民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9版。
3.树立科学思维 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光明日报》2023年7月31日第6版。
4.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经济日报》2021年8月9日第10版。
5.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23日第5版。
6.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维审视,《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2日第5版。
7.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4日第5版。
8.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日第1版。
9.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要义与优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1日第8版。
10.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民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0日第8版。
11.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9日第4版。
12.科学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21日第5版。
【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获奖情况】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1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北京市特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0872)
电子信箱:hengwang@ruc.edu.cn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 |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