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7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筹备的国际小学期课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哲学方法——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统一》(The Economic-Philosophical Method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y—The Unity of The Young and Late Marx)顺利开展。来自日本一桥大学的平子友长教授进行8次授课,共计32个学时。平子教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到的研究视角,引领学生们深入马克思经济学的广阔领域,共同探索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深刻内涵。
一、教学安排
开课前,平子教授细心考量了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细致的修改。第一次授课时,他向同学们详尽地介绍了课程的进度安排,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框架。开课后,平子教授持续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反馈意见,据此多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灵活而精准的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分为两个板块进行。前七次课为教师授课阶段,第八次课为课堂展示阶段。
(1)教师授课
在前七次课中,平子教授基于MEGA对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解读。他通过生动的案例与严谨的理论阐述,对一些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如“物象化”(Versachlichung)和“物化”(Verdinglichung)等,使得这些概念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含义与重要性变得清晰易懂。此外,课程还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晚期思想,特别是他对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的前瞻性分析,这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框架的理解,更为他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路。
(2)课堂展示
第八次课是课堂展示阶段。在助教的组织下,报名参加展示的同学们被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围绕着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主题,进行了精心准备和展示。平子教授在每组展示结束后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鼓励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三、师生交流
在授课过程中,平子教授鼓励同学们思考提问。在课堂的答疑环节和课后都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授课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所有问题。师生之间交流融洽,互动热烈。
四、选课同学感想
聂同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的物象化、物化与异化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统一性和深邃性,极大开阔了我的视野。
祁同学:
衷心感谢学院的支持,请到平子老师开设这门有关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课程。这次国际小学期课程令我受益匪浅。首先,这次课程锻炼了我学习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功,比如MEGA、MECW的使用,以及增强了我对马克思各类文本,尤其是各个版本的资本论及几大手稿的熟悉程度,平子老师对材料使用之娴熟令我惊叹;其次,这次课程极大地开拓了我的学习视野,平子老师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提出了众多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新看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丰富了我对马克思哲学的认识,同时老师的课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观照,这在注重经典研究的马哲中难能可贵;最后,这次课程增强了我的国际交流能力,同时也令我结识了一位十分友善又专精学术的学界知名教授,对我未来具有极大的帮助。本次课程极大促进了我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也推动了我对众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回想起来不失为大学生活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
叶同学:
短短十六天的暑期课程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老师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带领我们深入文本,向我们呈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宏观图景。在课上,老师总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活跃生动。此次课程在专业知识、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感谢相遇,也期待今年暑期所学会在将来无数次翻阅马恩著作的求知旅途中回响。
五、授课教师寄语
各位同学,非常感谢你们在我的整个授课中所展示的认真态度与求索精神。通过你们的发言,我了解到你们对课程、对我讲授的马克思有着深刻的理解。我祝愿你们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