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骥计划 | 走进那个离我们最近的马克思

           10月19日晚的教三很不平静。事出何因?原来,马克思、燕妮、恩格斯等人先后现身教三3309教室,来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骐骥计划《青年马克思》读史观影活动的现场!

    晚上七点,在学生会志愿服务部部长徐鸣威的主持下,骐骥计划《青年马克思》读史观影活动拉开帷幕。

           影片开头介绍说:“那是1843年初,专制君主制统治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危机四伏,处于变革的边缘。彼时在英国,工业革命颠覆了世界秩序,并催生了一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工人组织纷纷成立,他们渴望建立一个人人皆兄弟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年轻的德国人,将打破这一幻想改变他们的这场斗争,和全世界的未来。”

    影片中那位正处青年时期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马克思,与那个肖像上严肃的大胡子爷爷迥然不同。他有血有肉,暴躁易怒;亦漂泊不定,颠沛流离。那时的他,在物质上最落魄,却在精神上最丰盈。《青年马克思》结合了马克思曲折的人生轨迹与多样的镜头语言,充分发挥了电影既能表现历时性又能表现共时性的特长,如一幅长卷展开了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与恩格相识相知以及共同完成《共产党宣言》这一历程当中的种种细节。

    19级本科的小马们积极参加本次骐骥计划读史观影活动,乘兴而往,满载而归,有着许多感触。以下是他们的感言选摘:

    《青年马克思》作为一部德国影片,切入点显著不同,倾向于描写马克思个人的性格与生活。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了解马克思是不可或缺的一课。在影片中,我见识到了马克思永不停息的斗争精神,尽管从德国流亡到法国,又从法国流亡到比利时,他始终笔耕不辍。我了解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诚挚的友情,他们志同道合,不仅在写作、思想上互相帮助,更在性格、为人处世上互补;我知晓当时流行的魏特林、蒲鲁东等人的思想,通过马克思对他们的批判,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青年马克思》观影活动,不仅让我窥见马克思主义的深邃,更在激发我向其学习,争当“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张天睿

    这次观影活动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生动的理解。从一种理论到一种学说,一次次的思想交锋中,马克思收获了最为真挚纯洁的友情,最为忠贞热烈的爱情,最为坚定不移的信仰。思想之深邃,视野之广阔,立场之坚定,伟人之风采可见一斑。

    ——李东洱

    最近科学社会主义概论课程正好讲到马克思的创作经历和革命经历,马哲课的课后材料里也有《神圣家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那些深邃甚至有些深奥的思想以冷静的文字形式展现着,但是,被文字是冰冷的,而电影是活生生的。

    观影后对马克思最深刻的印象已并非是伟大崇高等漂亮词汇,而是穷困和矛盾。一边是妻子儿女——需要他照顾的家庭,一边是不断发展壮大却缺乏正确理论的工人运动——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如何兼顾事业和生活成了他的难题。那个二十岁的青年马克思也是个普通人。

    但是那些困苦不能磨平的棱角使伟人成为伟人。在燕妮和恩格斯的支持下,马克思在穷困和流离的生活中写出了《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等传世巨作。正是那世俗不能抹去的青年人的豪气让马克思成为马克思,让马克思主义照耀着世界工人斗争,也让中国在这种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韩若冰

    看完电影《青年马克思》才终于明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局限于了解钻研他的思想,更要了解马克思的灵魂,包括他的经历,情感和社会环境,这才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电影中马克思的形象是我从未见过的,喜欢唱反调到甚至令人生厌、被驱逐出境的窘迫、思想与社会环境的冲突、表达自己思想所面对的困难;他也有温柔体贴的妻子,志同道合的朋友恩格斯,还有支持他的人……我意识到我所学习的不只是一个存在于书本上的纸片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肉有思想的人。

    ——曾怀梅

    加深了对青年马克思的了解,更加感叹马恩之间伟大纯洁的革命友谊,也认识到伟大的思想要从现实中萃取,伟大的灵魂要在生活中磨练。

    ——张袁雪湛

    观影后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这部电影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向神坛,而是近乎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最真实的生活。马克思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曾迷惘过,苦恼过,失落过,但他坚持梦想,坚定目标,善于思考,勤于读书,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下,敢于实践,勇于斗争,最终走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们在生活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要有这种为了幸福不断奋斗的精神。

    ——黄诗竣

    看完青年马克思后我想起了一句话,时势造英雄。正是工人阶级被资本家压迫生存困难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马克思这样的伟大思想家,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不忘初心,不畏困难,为人民造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

    ——厉文欣

    《青年马克思》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影片,以一种相对活泼的形式展现了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志同道合致力于彻底改变世界并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其不仅较为准确的还原了历史,而且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相同的理想信念和不同的个人性格,体会到了两位伟人超越个人利益、眼观世界的高瞻远瞩和坚定信念、不断奋斗的实干精神,倍受鼓舞。如今的我们也和1844年的马恩两人一样处于青年时期,处于世界急剧变化的时期,也当树立理想、砥砺奋进。

    ——刘泓妍

    这次骐骥观影给了我很大触动,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人所具有的我无所不具有”,他是和我们大家一样的人,也有自己年轻时的叛逆、迷茫。无论生活如何困窘,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刘晨雨

    “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敬佩也正如恩格斯对他的敬佩一样,一拍即合,轰轰烈烈;本片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两位胸怀抱负的青年:一位热情似火,善于思辨;一位沉静如水,敏于行动,简直就是完美互补的最佳搭档!也彼此支撑,从两位青年蜕变为两位伟人。

    “燕妮出生在那有名望的家族,可她嫁给了谁呢,是我”,本片再者映入我眼帘的是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各自的爱情,燕妮有着贵族家庭的出生,却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一无所有”的马克思。因为经济拮据,两人七年后才得以结婚;而恩格斯出生于“企业家族”,“成功”的出生却并未让他沦为私有制的“附属品”,而是对父亲纺织厂的女工玛丽一见钟情。最值得敬佩的是,燕妮为马克思提供了思维的源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准备合著《神圣家族》时,她将之取名为《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可见其哲学思辨之深。恩格斯也称赞她“一位非凡的女性”;而让恩格斯一见钟情的玛丽也帮助恩格斯与工人取得联系,并帮助马克思与恩格斯与正义者联盟见面,催生了《共产党宣言》......可见,真正的爱情是多么可敬可叹呀!

    “仁爱,那你是我的兄弟吗?你呢?还是你?那资产阶级和工人是兄弟吗?”,《青年马克思》给我的第三个印象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四海之类皆兄弟”这句宣言的驳击,是啊,只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斗争,才能消灭私有财产,才能获得全人类的解放!

    本片对专制王权、封建主和农民的矛盾;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间的矛盾,以及国际共运内部的种种矛盾的直面,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的斗争形象展现的如此高大、鲜活、淋漓尽致!两位青年改变了世界,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和后人也将继续改变世界!

    “不趁年轻时创造,难道等老了才毁灭吗?”

    ——谭俊

    今天观看了影片《青年马克思》,感受到了马克思在青年时候的血气方刚、桀骜不驯和激情昂扬的革命斗志,还有燕妮和马克思互相依靠、忠贞不渝的爱情。

    马克思是多面的。对于那些“公敌”而言,马克思可能是尖酸刻薄、让人难以接近,如同端坐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祗;可对燕妮,对爱琳娜而言,马克思又是一个温和而善良,有着极好脾气和极大耐心的好丈夫,好父亲。他不仅能用犀利的笔触战胜对手,也能用幽默的话语宽慰身在困境和磨难中的人们。

    思想更多的是理性的产物,除去马克思那些有些冷峻甚至锐利的思想,反而是马克思背后富有魅力的人格、真实而不平凡的个人经历乃至有些窘困的生活给了我最大的震撼。

    正是因为马克思拥有作为物质性的人的真实性,马克思思想的精神和光芒才得以展现。马克思永远是伟大思想的奠基者。

                                                                                                                                               ——侯翔元

    看完电影《青年马克思》,最大的感悟就是一代青年人的热情与担当。马克思的学术成就我们难以企及,但他与恩格斯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确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在马克思因为经济原因而只想写书的时候,恩格斯激励他去实践,去改变,“我们可能武装数十万人,所向披靡,然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理想是多么宝贵的一个东西!

                                                                                                                                                  ——王强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