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授予100个基层团组织2020年度“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其中我院2019级硕士一班团支部荣获2020年度“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一班团支部成立于2019年9月,现共有共青团员41人,保留团籍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28人,团支部委员5人。自成立以来,团支部在学院党委、学院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全方位加强支部建设,以组织建设为先,以思想引领为要,以班级建设为本,积极开展各项支部工作,各方面表现优异,曾获评“中国人民大学五星团支部”、“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集体”等,充分彰显人大学子“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精神风貌。
一、遵照“高”标准,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支部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组织建设的各项标准要求,以《中国人民大学团支部实务一本通》为工作指南,开展各项工作。
支委会配强配齐,形成工作合力。团支部现设置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班长兼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权益委员各1名,2020年10月,支部召开最近一次支部换届大会。团支部委员明确各自职责功能,紧密合作,运转有序,紧紧围绕“三会两制一课”等要求开展组织生活,配合党支部工作以及班级建设,关心同学,甘于奉献,为支部的综合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注重科研为本,学术成果优异。团支部始终坚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支部成员在学术道路上奋勇攀登,支部数名同学在学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支部内有6名同学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其中2篇CSSCI,8篇普刊;有2名同学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并取得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和1次优秀奖的成绩;共有30人次获得各类证书,其中15人获得高中教师资格证书,12人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2人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证书,1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等。
彰显团员先进性,支持全面发展。在浓厚的学业氛围之外,团支部鼓励同学们积极进行自我提升,支部共有2名同学获评北京高校马理论专业研究生双百奖学金,1名同学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名同学获京东奖学金,4名同学获学习优秀奖学金,累计共18人次获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19级硕士一班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集体”的荣誉。
图丨申妍为疫情防控献血
图丨刘思聪参加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第41届博士生论坛
图丨周鼎参加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
二、营造“实”氛围,强化支部思想建设
理论学习生动活泼,思想教育深入人心。支部充分发挥本班同学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把加强专业学习与提升政治素养有机衔接,支委会积极组织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我和我的祖国”、“慎终如始齐心战疫,持之以恒砥砺笃学”、“做怎样一代人”等为主题,积极配合班级、党支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涵盖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主题观影、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2019年以来,团支部共开展主题团日活动4次,配合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和理论学习共计15次。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投身时代。2020年,团支部积极相应学校号召,鼓励支部成员投身抗疫事业,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3月27日,支部召开“慎终如始齐心抗疫、持之以恒砥砺笃学”主题活动,依托线上会议平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同时号召大家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前提下主动向所在地报到,支部内共有十余名同学、尤其是有5名湖北籍同学,主动报名成为社区、村委一线志愿者,参与基层防疫工作。随后,团支部积极配合党支部组织抗疫捐款,支部成员踊跃捐款,共筹得1410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宣讲彰显青年声音,思政学习成效显著。当代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应投身同心筑梦的伟大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支部多名同学参与学院成立的博士生宣讲团,利用专业所学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其中,支部成员、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周鼎前往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铁锅店村、李家房子村,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开展扶贫专题宣讲,覆盖党员群众200余人,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图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班会
图丨“慎终如始齐心战疫,持之以恒砥砺笃学”党团班线上主题活动
图丨周鼎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铁锅店村宣讲会
三、厚植“新”动能,创新支部活力建设
贴近青年责任使命,创新主题团日活动。2020年5月,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支部开展了“做怎样的一代人”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以问题导向的形式展开,支部成员用“声音情景剧”、“深夜电台”、“主席征友”等多种方式,共同分享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榜样力量。班主任高度评价了这次活动,称大家“时而激昂、时而厚重,时而轻松、时而深刻”,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于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规定动作开展到位,自选动作谋划出彩。支部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定期开展读书会、科研经验分享会等有益于同学们进行学术研究的交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4个专业的同学之间,架起了“学科交叉”的桥梁;支部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开展了线上读书研讨活动,以团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丨“做怎样的一代人”主题团日活动
图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读书研讨活动
四、涂抹“亮”色彩,促进支部班风建设
充分关注同学需求,个性定制成长服务。支部充分关注同学的需求,在冬至日开展“冬至团圆活动”,纾解同学们思乡想家的心情;在求职季邀请优秀的选调生师兄师姐分享求职经验,为大家的求职之路提供帮助;班主任定期与同学们开展关于“职业发展和未来规划”的谈话,也使大家对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支部微信公众号“RUCMarx119硕一”定期发布主题活动、个人风采展示等信息,有力增强支部同学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目前公众号共发送推送25条,总阅读量接近万次。
图丨2021年4月毕业季班会合影
图丨参加学院冬至团圆活动
第二课堂硕果累累,文体生活全面开花。支部积极鼓励成员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文体实践活动,同学们先后在学院迎新文艺汇演、新生运动会、篮球赛、人文杯七院足球联赛、“一二·九”合唱音乐节、排球赛等文体活动中绽放光彩;同时在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无私奉献,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贡献力量,坚持全面发展,回报社会。
两年来,2019级硕士一班团支部支委建设完善、支部运转高效;组织生活严肃,团日活动丰富;组织体系健全,制度严格落实;联系、团结、服务团员工作扎实,工作成效显著。接下来,支部更将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在支委会和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下,继续扎实基础建设,推进创新发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设青春洋溢的基层团支部!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