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解,7月17日下午,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宋友文教授为2024级博士生1班党支部、2024级博士生2班党支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主题为“如何从学理上把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党课学习。
主讲人简介
宋友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宋友文老师围绕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党的作风建设、如何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党的作风建设、在实际学习生活过程当中如何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三个问题展开讲授,强调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从学理上深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研究和理解,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党的作风建设,离不开对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统一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具备强大的真理力量,体现为党的科学理论;也要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彰显于党的优良作风。这一创新性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同时,党的作风建设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关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主观世界改造的重要体现。
第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强调作风建设,与“两个结合”密切相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便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在作风建设方面亦有鲜明体现。“作风”一词可追溯到传统文化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其道德修养与引领示范作用,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内在超越”,主张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思想境界,党的作风建设亦需在点滴言行中彰显品质与力量。
第三,将党的优良作风融入校风和学风建设,是实践层面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坚持不懈”,其中“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尤为关键。校风和学风对学生成长影响深远,如同阳光空气之于万物。高校应成为“使人心静下来的地方”。教师需尽心从教,学生要尽心学习,通过研究学问与读书学习提升境界、升华气质。而读经典是静心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看家本领”,系统完整地阅读经典,能为学术研究提供灵感与方法论启示。
支部同志们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智慧,以扎实学风、务实作风践行党员使命,让党的优良作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 |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