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扩大学习会在人文楼八层会议室成功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巡视员、马工程办主任陈矛来到学院为马院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党课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校党委副书记吴付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院党委书记杨凤城,副院长侯衍社、张旭、陈崎、王易,院党委副书记吉昌华出席会议。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杨凤城教授主持。
陈矛主任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顶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在十余年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同时,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最基本要求,在建设中聚焦问题。
陈矛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十余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即做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第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诞生和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了学科组织,有了属于自己的阵地,这使得广大研究者能够汇聚在一起从事研究,极大的提高了马义理论的研究力量;第三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形成了六万余人的研究团队,这支力量将不断壮大并坚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仍旧存在问题,她提到:“习总书记有关‘重数量,轻质量;有专家,无名家’的论述恰恰指出当前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线索。”在面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紧行动。
陈矛主任的党课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深入思考,大家纷纷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吴付来副书记提到,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建设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手抓思政课改革,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经验。他指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注重发挥平台优势,多与其他兄弟学校马院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动思政课改革的全面发展。
郝立新院长在发言中提到,陈矛主任的党课为大家回溯了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思政课改革的努力方向进行了阐释。同时,郝院长也就目前思政课的组织机构建设、队伍聚集、方向及思路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强调“马学科”要支持思政课,从学科要素的角度来看思政课教育。
杨凤城书记在总结发言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决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他强调,新形势下学科话语体系建设,要汇聚中国经验、中国方法,把学科建设做得扎实,做出成绩。
责任编辑:吕晓莹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