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李大钊诞辰135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和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组织育人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生1班党支部于2024年11月7日下午赴李大钊故居参观学习,开展“时代新人看中国”主题党日社会实践,重温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奋斗历程。
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石驸马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及家人在1920年至1924年居住于此,是李大钊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住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重要活动地。目前该故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它见证了李大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奔走呐喊的光辉岁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不懈奋斗的历史。
1. 走进故居
活动伊始,支部成员共同参观了李大钊及家人的卧室、书房等地,房间陈设简洁质朴,充满生活气息。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述和珍贵历史资料的展示,同志们了解到李大钊个人生活清廉简朴,将大部分工资都用于支持党内活动,全身心投入理论的学习、传播与实践。大家深刻感悟了革命先驱的崇高信念,更加坚定了在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2. 参观展览
随后,同志们参观了“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深入了解了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历史性贡献。
3. 观看话剧
最后,同志们在故居庭院中观看了沉浸式话剧演出《守常先生》。演员们用细腻的情感、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话语,将李大钊的革命理想、坚韧信念和大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话剧采用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感受到李大钊在民族危难之际矢志不渝、勇敢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
4. 实践感悟
参观结束后,支部成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驱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李大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斗,在新的征程中肩负使命、奋勇担当。
——石晶玉
人物是历史的缩影,感受人物即领悟历史。漫步在坐落于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目睹李大钊先生的生活起居和事迹展览,再次深感今日盛世光景乃先辈以壮烈牺牲换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身为中国青年,我们应铭记先辈精神,继承先辈遗志,肩负国家道义,努力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黄文燕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对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光辉事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百年先烈,英魂永驻。革命先烈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王翔
活动在大家的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支部还购买了《<新青年>精选》,让支部成员继续学习李大钊及其他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先驱的缅怀,更是一次党性教育的生动实践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